厉害了!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十强 拥有创新平台161个
据近日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16》显示,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10位,较“十一五”末提升5个位次,这是我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十强。目前,我省拥有创新平台161个,在量子通信、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超薄玻璃基板、瓦斯综合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的重大科技成果。
近年来,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及8个配套文件,省也印发《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努力建成知识产权强省”。这一切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热情,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出现加速增长。
据统计,2016年我省共申请发明专利95963件,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1位,同比增长40.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6.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7位。截至2016年底,美国外观专利申请机构,我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9104件,居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50.0%,增幅居全国第2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37件,居全国第9位,进入全国前十,较上年上升3位,超额完成省1委省确定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的年度目标任务。
(记者 汪永安)
早期多补贴,专利多指导:“雪中送炭”促科技型小微企业驶上快车道
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怎样更公平有效?记者3月末随九三学社中央赴湖北武汉、黄石调研发现,科技型小微企业蓬勃发展,“雪中送炭”促其驶上快车道。
武汉一家基因信息公司自成立以来,受到了省市区以及武汉光谷生物城各级的大力支持。考虑到公司创业初期资金比较紧张,光谷生物城为公司建设了近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及办公室,对房租、物业等费用进行补贴减免,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企业相关税费相较以前有了比较显著的降低。”公司总经理陈东生说,在支持方面,定期组织各类投资对接会议,为企业获得资本关注及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武汉一家智能制造数据公司,在发展早期从国家和省市区级财政获得了各类科研经费补贴,孵化出的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头地位。
“科技成果转化一般投入大、周期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高,难以从常规的商业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该公司总工程师金青松说,科技成果转化的这一困境,关键是要在成果的中试阶段、在实验室科技成果与产业化技术之间建立强大的中间平台。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厂房、仪器、人员都需要相对较高投入。“我们这样的企业没法赚’,风投公司不愿意来。”黄石一家生物制药企业总经理孙国平说,早点进入是“雪中送炭”,企业愿意多让出一些股份,也能承诺到期退出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适度费用。
工作报告中指出,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调研中,一些企业家反映,企业申请专利还存在“看不懂、不会写”等困难,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功能单一。
陈希2013年从海外留学回国后,在武汉成立了一家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他说,他的公司发展目标是集聚各类知识产权资源,湖南美国外观专利申请,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知识产权服务网络向下延伸,形成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一站式的服务体系。
彭华是一家信息技术类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总经理,她说,在加强知识普及性教育的同时,增加专利保护等公益性咨询服务,通过采购,设立咨询热线等形式,可以让中小企业获得基础的、个性化的指导。
此次调研是九三学社中央参加2017年民主党派大调研的首站。九三学社成员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此次调研主题是“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九三学社中央副秘书长、参政议政部部长赵勇介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把握它们的发展规律,为深化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建言献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董瑞丰|新华社)
(编辑:孙雅曼 石焱,编校:赵世猛,审读:刘珊,实习美编:李羽)
2017年深圳市zf资助突破5亿,抓住这个机会你可以少奋斗20年!
《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节选2016年7月21日,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会发布对企业和个人开展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有一系列资助:
一、知识产权方面资助
1.专利权人,维持七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每件奖励2000元;
境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0件以上的企业和个人,每件奖励4000元。
2.知识产权贯标,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贯标认证的,每家资助20万元。
3.涉外知识产权维权,参考维权成本给予快到50万元的资助,单个企业每年快到资助100万元。
4.开展知识产权大数据监测,美国外观专利申请咨询,对开展知识产权大数据监测的企业,按监测项目实际支出费用给予资助,单个企业每年快到资助50万元。
5.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一次性资助100万。
6.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区,一次性资助100万。对获批“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的,一次性追加100万元资助。
7.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研制
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按项目给予不超过100万元资助,主导国际标准修订的,按项目给予不超过40万元资助。
主导国家标准制定的,按项目给予不超过60万元资助,主导国家标准修订的,按项目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助。
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的,按项目给予不超过30万元资助,主导行业标准修订的,按项目给予不超过10万元资助。
二、企业行为方面资助
1.对首入选“世界500强”企业给予3000万元奖励,对首入选“中国500强”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
2.对属于产业链薄弱环节且投资额超过2亿元的重大项目落户本市,给予快到300万元奖励。
3.对向市外用户销售首台(套)产品的,按销售价格的30%对本市工业企业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快到奖励1000万元。
4.对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落地转化项目,按照实际投资总额的50%给予资助,美国外观专利申请费用,快到资助1000万元。
5.对引进的符合条件的国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每家资助100万元;对引进的符合条件的国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每家资助50万元。
6.对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的,给予500万元奖励;在我市设立营销、数据、结算和研发中心的,给予300万元奖励。
7.对经市zf确定的重大产业项目,在项目用地成交后,参考项目落地成本、投资进度、投产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分别在项目用地成交缴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分三次逐年给予总额不超过用地成本50%的资金扶持。
8.对重大产业项目和总部企业用地中限定自用部分,按照市场评估地价的50%确定出让底价。
来源:知识产权微观察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