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3.3万件
2月11日,国家知1识产权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4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有关数据。2014年,国家知1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同比增长12.5%,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权发明专利23.3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3万件,比去年增长了近2万件。截至2014年底,代表较高专利质量指标、体现专利技术和市场价值的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66.3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数据显示,我国专利创造重心继续向技术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倾斜,表明我国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发明专利引领创新发展的“龙头”作用更加突出。
在国家1知识产权局此次公布的信息中可以看到,2014年,位居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分别为北京(2.3237万件)、广东(2.2276万件)、江苏(1.9671万件)、浙江(1.3372万件)、上海(1.1614万件)、山东(1.0538万件)、四川(5682件)、安徽(5184件)、陕西(4885件)、湖北(4855件);在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上,华为公司(2409件)依然雄居榜首,中兴通讯(2218件)紧随其后,第三位至第十位依次为中石化(1913件)、鸿富锦(524件)、海洋王照明(516件)、京东方(484件)、中石油(476件)、国家电网(408件)、华星光电(362件)、华三通信(336件)。
与此同时,国家知识1产权局还公布了截至2014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广东(11.1878万件)、北京(10.3638万件)、江苏(8.1114万件)、上海(5.6515万件)、浙江(5.2418万件)、山东(3.4775万件)、四川(2.1209万件)、湖北(1.8825万件)、辽宁(1.8417万件)、陕西(1.7575万件)。
此外,2014年,国家知1识产权局共受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2.6169万件,同比增长14.2%。其中,2.4007万件来自国内,占91.7%,同比增长14.9%;2162件来自国外,同比增长6.7%。去年,PCT国际专利申请超过100件的省(区、市)达到18个。其中,广东申请1.3332万件。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分列二至五位,上述5省市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申请总量的85%。
会上,国家1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表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流程,2014年,我国发明专利主要呈现4个特点,一是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新水平,比“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提高了1.6件;二是专利申请结构显著优化,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申请和外观设计申请占比分别为39.3%、36.8%和23.9%,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超过实用新型申请,位居三种专利之首;三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持续稳固,在自主创新中继续发挥决定性作用;四是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之中,2014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有22个,但在光学、运输等领域与国外差距依然明显,部分技术领域专利布局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国知局: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服务上线
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服务可以查询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日本特许厅、韩国特许厅、美国专利商标局受理的发明专利审查信息。用户登录中国专利查询系统(即将更名为中国与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系统)并进入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界面,可以通过输入申请号、公开号、优先权号查询该申请的同族(由欧洲专利局提供)相关信息,发明专利申请检索,并可以查询中、欧、日、韩、美五国的申请及审查信息。
多国提供的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范围分别为: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可以提供申请日在2010年2月10日之后的审查信息;欧洲专利局可以提供申请日在1978年6月1日之后的审查信息;日本特许厅可以提供申请日在1990年1月1日之后的审查信息;韩国特许厅可以提供申请日在1999年1月1日之后的审查信息;美国专利商标局可以提供申请日在2003年1月31日之后的审查信息(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审查信息在2015年6月份开始提供)。
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服务上线后,中国的公众将能够实现一站式访问多国的发明专利的同族信息,发明专利申请查询,大大提高公众的查询效率,并将进一步促进专利审查信息的传播与利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或全1方位合作 建立审查服务合作执1法保护协作机制
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合作,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1日召开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1级别会议上提出建议: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交流机制;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审查服务合作机制;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执1法保护协作机制;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互助机制。
由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1版权局、商1务部、北京市人民1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1级别会议在京隆重开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1级别会议的举办,有利于促进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和经济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申长雨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建立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而且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申长雨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引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将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发明专利申请,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向着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发展。愿意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机构一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马来西亚内贸部秘书长贾米尔?沙列表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有的财产权利,拥有其固有的属性和潜在的价值,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知识产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手段。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1员会助理阿卜杜拉?阿尔?施卜里强调,中国政府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广泛关注,对推动沿线国家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近年来,知识产权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1员会对此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知识产权领域对所有成员国进行协调统一的政策指导。
据了解,此次会议主题为“包容、发展、合作、共赢”,旨在落实“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托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经验,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和公众意识提升方面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发展与繁荣进步。在为期一天半的会上,与会嘉宾还将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向着普惠、包容、平衡的方向发展,“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愿景等议题进行26场主题发言,并展开深入讨论。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18个驻华使1馆、6个联合国驻华机构的120余名外宾,以及来自国务1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地方知识产权系统,国内企业、代理机构及学术界的180余名中方代表等近300人参加此次会议。
据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7月14日发布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环境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提交专利申请3287件,沿线41个国家在华提交专利申请3127件。今年上半年,沿线34个国家来华提交专利申请1664件,同比增长20.8%。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