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元买个专利证书 就能敲开名校自主招生大门?
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即将拉开大幕。从往年报考情况看,不少名校会为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开绿色通道,专利证书是获得考试资格的重要“敲门砖”。考生一旦获得考试资格且通过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会在录取时享受一定优惠,进入名校的机会大大增加。
扬子晚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不少高中家长收到“专利转让”的小广告,一些机构动歪脑筋,家长只要花点钱,美国专利申请,现成的专利能转到孩子名下。更有甚者,拿别人的创新项目以考生的名义申请,号称“不会留下痕迹,高校也查不出来”。
3000元就能买张专利证
这种专利转让的交易真的存在吗?记者带着疑问,按广告单上提供的QQ号与一家机构取得联系,称自己是高三家长,想了解专利转让内容。对方很快便回了信息:“因为专利转让有一定的风险,美国专利申请费用,要把具体的流程讲清楚。”
这位工作人员直言不讳道:“转让的专利属于自主招生灰色地带,把专利人的名字变更成孩子的姓名,就看学校查不查。如果学校是深入调查,是可以查 出这个专利项目是转让的,而不是您孩子自己发明的。”对方将风险一事讲完之后,并惋惜道:“您如果早点来就好了。”记者追问:“早点来是什么意思?”对方 解释道:“孩子上高二的时候就咨询,这样的话,我们还有时间申请一种专利,保证不会被查出来,完全是您孩子自己创新所得。”
这种“保证不会被查出来”的专利转让如何操作呢?对方回复说:我们用本公司的专利帮孩子写申请,然后递交国家知识产权局,这样就不会看出变更记录了,是万无一失的,“但就是时间比较长,证书到您手里大概需要一年”。
从与对方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家长购买专利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由专利公司转让给学生,大概需要三个月,美国专利申请代理,会有查出变更记录的风险;另一个是公司直接用自己的专利以学生的名义申请,大概需要一年,不会查出变更记录,十分“安全”。
这位工作人员建议记者采用第二种方式——直接申请。因为专利转让中间风险较大,学校只要登录国知局,把专利号一输就能查到变更记录。“如果是直接申请,学校不会查出变更记录,会认为是孩子创新所得,其他的就不能保证了。”
转让和申请的价格是多少?对方表示:两个价钱差不多,都是3000多元。
记者随后上网搜索“专利转让”,搜索量达到两百多万。各种专利转让机构铺天盖地。记者打开其中的一家网站,首页上入目就是几个大号字体:买专利,到诚信XX。并大篇幅介绍了买专利的三大用处:申请高新企业,提高企业资质,加分评职称等。
记者与其客服交流中了解到:有不少家长买专利,用于给孩子申请学校。专利明码标价:实用型专利3000元,发明专利高达2.5万。
专家说法
专利造假现象的确存在
南京经纬专利代理公司总经理楼高潮和江苏省发明协会副秘书长、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总经理汪旭东均表示:专利如果转让给学生是可以查出变更记录,而帮学生直接申请则真的查不到记录。不过一旦被查实专利造假,考生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
汪旭东表示,专利买卖的现象的确存在,有一些企业通过买专利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个人为了评职称,落户加分等目的,也会购买专利。有专家告诉记者,实用型专利申请过程相对简单,发明专利申请难度较大。
高校回应
一旦发现造假,考生会进“黑名单”
记者采访了解到,省内多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都认可专利证书。苏州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江南大学等高校都认可专利证书。专利证书特别是发明专利在全国重点高校也很“吃得开”,如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华中科技大学等。
那么,各大高校对专利证书的审查环节是怎样的呢?
之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南京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一位负责人坦言:学校每年都会收到大概六七千份申请材料,往往没有精力去仔细盘查其中的专利证书。
不过高校表示,自主招生报名中,含金量高的五大竞赛类证书,学校会一一查证。创新类人才拿到考试资格的人数相对较少,且获得考试资格的学生会公示,一旦有人被举报证书造假,查实后考生会进入诚信“黑名单”。
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即便一些考生通过证书拿造假到了自主招生考试资格,他们在笔试、面试中也很难过关,“特别在面试这一环节,考官会有一连串考核,蒙混过关基本不可能。”
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也建议:高校可以在测试环节中考查学生与专利相关的问题。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南京)
作者:刘瑞 蔡蕴琦
专利代理人、发明人必读
问:发明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必须包括附图吗?
答:为了便于公众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发明创造的内容,在发明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可以辅以附图;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必须辅以附图。
问:权利要求书的作用是什么?
答:权利要求书是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依据,也是判定他人是否侵权的依据。简单地说,其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界定发明的保护范围,即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其二是侵权判定的主要依据。
问: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的类型有哪些?
答:权利要求书中可以包括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权利要求的类型按保护对象区分,可以分为产品权利要求和方法权利要求;按撰写方式区分,可以分为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
问:摘要的作用是什么?
答:摘要是说明书记载内容的概述,不具有法律效力。
问:摘要的构成有哪些?
答:摘要包括文字部分和附图。文字部分应当包括专利申请的名称、所属技术领域,并清楚地反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以及主要用途等,其中以权利要求书中独立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主。
在说明书有附图的情况下,摘要还要包括附图,摘要附图来自说明书附图中能反映该申请的主要技术特征的一副附图。
问:说明书的撰写要点有哪些?
答:充分公开是说明书撰写应当满足的首要要求。另外,说明书还应当满足对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支持的要求,并且在专利申请被后,说明书还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供稿)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赵世猛 编辑:吕可珂 石焱)
国知局:快速出具专利权评价报告!
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的通知
国知发管字[2016]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局机关、专利局有关部门、局直属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快速维权工作,加快建立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切实完善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我局决定在有条件地方的优势产业集聚区,依托一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并授予“中国(××①·××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①为具体“地区”,②为具体“产业”)称号(以下简称“保护中心”)。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内容
(一)完善快速维权工作
1.全力推动快速维权工作。加大保护中心对专利执法办案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专利执法委托办案机制,大力简化办案程序,积极协助快速办理专利侵权纠纷等案件,促进办案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全面开展举报投诉工作。在保护中心开通12330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热线电话,对接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网络平台,建立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快速反馈。
3.积极构建优势产业线上维权机制。保护中心应加快对接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建立集聚产业线上专利保护合作机制,积极推进线上专利侵权判定咨询工作。
4.切实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建立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失信“黑名单”,将存在重复侵权、假冒专利、拒不执行行政决定、连续提交非正常申请及违法违规从事专利代理者列入“黑名单”,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其通过快速审查通道申请专利。
(二)深化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工作
1.有序拓展快速审查的权利类型。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有效运用专利优先审查等工作机制,积极优化审查程序,合理配置审查资源,全面开展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以及专利复审无效请求的快速审查工作。
2.合理延伸快速审查的产业领域。根据集聚产业、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将快速审查由单一领域向相关领域拓展。
3.协同提升专利质量。明确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条件要求,加大业务培训工作力度,提升人员业务水平,提高队伍稳定性,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严格专利申请的主体条件、格式、内容的预先审查,建立健全快速审查质量检查与奖惩机制,协同促进专利质量的稳步提升。
4.快速出具专利权评价报告。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建立快速出具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报告的通道。
(三)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协作
1.推进完善行政与司法衔接机制。积极推进建立专利侵权案件行政调处前置制度、诉中委托调解制度和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推进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
2.促进建立社会调解与仲裁机制。有序推进与各类社会调解及仲裁机构的合作,形成多途径保护知识产权的合力,协同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
(四)推动专利导航与知识产权运营工作
1.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根据当地相应的优势产业特点,建立产业专利数据库,美国专利申请费用多少,跟踪国内外产业专利布局态势,预警产业专利风险,引导产业专利布局,围绕产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加强专利导航工作与快速审查联动,积极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
2.推动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根据当地相应的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保护中心全链条服务资源,加强保护中心服务能力建设,与行业协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及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开展具有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推动行业知识产权联合创造、集成管理、协同运用和自律保护。二、保护中心的申报与审批
(一)申报条件
1.申请的主体为地级及以上城市或地区。
2.当地相应的优势产业产值在全国同类产业的产值占比中居于领先地位。应结合产业实际需要和本地的相应条件,选择开展快速审查、快速确权的类别(外观设计专利类、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类、三种专利类),相应类别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或有效专利量以及发明创造质量在全国同类产业中占比居于领先地位,相关产业对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强烈。
3.专利行政执法办案量在同类城市(地区)中居于前列,当地的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地区)前三分之一,或本省份前列。
4.当地政府重视知识产权队伍建设,能对保护中心的建设提供必要保障(参见附件)。
5.申请的主体一般应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或者设立了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的城市;同样条件下,优先考虑以上城市的申请。
(二)申报与审批
申报建立保护中心的城市(地级及以上)或地区,由当地政府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省知识产权局”)提交书面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围绕申报条件,明确和细化相关内容,并提出保护中心建设方案,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及保障条件。省知识产权局审核通过后,以推荐函形式报请我局审批。申报的地区如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则由地方政府直接申报。
我局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申报材料完备、条件基本具备的地区组织现场考察,综合考虑申报主体的条件与需求,择优批复设立保护中心。
三、工作要求 省知识产权局应积极推进保护中心各项建设,对保护中心的建设和工作情况进行指导与检查;协调地方政府,在政策法规制定、队伍建设及条件支持等方面,加大对保护中心的扶持力度。保护中心所在地知识产权局应建立保护中心建设工作责任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各项业务工作,对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委托保护中心开展执法办案工作;保证人员到位,确保人员素质符合岗位需要;配合监控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非正常申请。
地方政府应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工作机制,积极支持保护中心的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协调推进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巡回审理机制。
保护中心应制定高效的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办理流程,根据委托或授权加强快速办案工作,确保办案质量,提升办案效率,假冒专利案件和外观设计侵权案件一般在十日内办结,发明及实用新型侵权案件一般在一个月内办结。根据快速审查、快速确权的类型,细化工作流程,及时进行预审,确保预审工作质量与效率。严格遵守专利申请受理及审查过程中的保密规定。
四、督导与考核 我局对保护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给予监督指导,加强对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组织业务交流和工作督导活动。组织对各保护中心的年度绩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利侵权纠纷调处情况、预先审查的数量与质量、非正常申请与非规定领域受理情况,队伍建设、条件保障情况,以及工作机制构建运行情况等。对考核不合格(60分以下)或考核名次居后10%的保护中心责令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考核名次居后10%的保护中心,取消其参与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及快速维权工作的资格。
特此通知。
联系人:关 健
电 话:010-62086299
来源:国知局11.25发布 知产库编辑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