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专利的含义有两种:
1、口语中的使用,仅仅指的是“独自占有”。例如“这仅仅是我的专利”。
2、知识产权中的三重意思,比较容易混淆。
简称:专利权的简称,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这里强调的是权利。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许可。
第二:指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即专利技术,是受国家认可并在公开的基础上进行法律保护的专有技术。“专利”在这里具体指的是技术方法——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技术或者方案。(所谓专有技术,是享有专有权的技术,这是更大的概念,包括专利技术和技术秘密。某些不属于专利和技术秘密的专业技术,只有在某些技术服务合同中才有意义。)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该国内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并需要定时缴纳年费来维持这种国家的保护状态。第三:指专利局颁发的确认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的专利证书或指记载发明创造内容的专利文献,指的是具体的物质文件
专利的12种用处
几十年来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已足足有几百万,也有一些民间科学家因为钟情于申请专利而倾家荡产。而对于专利申请人来说,有的仍然没有准确地意识到专利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自己为什么要申请专利以及申请到的专利能有什么作用这几个问题。其实,技术只有与金钱挂钩,才能起到改变世界的作用,而专利必须是一种能赚钱的东西。
1、转让赚钱
爱迪生为什么那么有钱,可不是因为他是个著名的发明家,而因为他是很多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任何其他人要制造或者使用他的专利技术就要交给他很大一笔专利费。由于专利权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可以,让与人与受让人要签订转让专利的合同,然后将合同交给专利代理人,代理人就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双方办好转让手续。签订转让专利的合同也需要专利代理人的参与,否则双方之间对于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难以切实把握。
2、许可赚钱
在不想一次性转让自己的专利权的情况下,专利权人可以许可其他人实施自己的专利,向被许可人收取一定的许可实施费。
3、奖励赚钱
目前中国还实行着大力推动专利申请数量的政策,绝大多数地方都把加大专利申请数量当作一项基本政策。促进申请数量的直接动力就是给钱了,凡是申请了专利的申请人,都给予每期从几百到几千块不等的奖励。有时候可能申请了一项专利不仅不花钱,欧盟专利申请咨询,甚至还有得赚!
4、专利资本化
经过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之类的评估手续后,花费几千块申请到的专利有可能谈成几千万元的注册资产,就好像投资市场原本一文不值的瞬间就让发行人获得数亿的流动资金一样。
5、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很多地方也制定了对于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奖励政策。将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评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或优势企业,在很多方面都享受特殊政策或者照顾。
6、高新技术企业
新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能免继续享受15%的优惠税率,普通企业实施25%的统一税率!
7、市场竞争优势
在一个市场内占有主导地位的公司,其专利数量和质量基本也是这个行业内的领头羊。如果一个公司在该行业的关键技术上具有专利权,那么它在该行业内必然占据相对较高的市场地位。
8、了解技术和市场趋势
专利文献是个技术宝库,会使用它的企业可以节省大笑的研发费用,有资料统计如果技术开发之前进行充分的专利文献检索,无论是开发时间还是耗费资金都可以节省一半。
9、充门面很管用
企业规模不大,行业地位不高,市场知名度不响,怎么办?多申请几项专利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行业内的名词和市场上的地位。申请专利的费用和门槛都不高,尤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标准很低,获得专利权非常容易。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以塑自己的企业形象,即使是充充门面也是非常有用的。
10、打击竞争对手
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规划申请专利,就使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从单一的专利申请上升到企业竞争策略的境界。经过精心策划之后的专利申请,可以直到打击对手的目的。
11、学位、职位的进步
长职称、评教授、硕士博士毕业都要求科研成果,不要总想着写论文了,写论文只能赚取名誉,但是申请专利不仅可以得名,还可以得利呢!
12、精神寄托
有一些人以专利为生活的精神支柱,我就是喜欢做人上人,喜欢被周围人崇拜,不行吗?
来源:三友知识产权
编辑:IPRdaily.cn LoCo
校对:IPRdaily.cn 纵横君
3000元买个专利证书 就能敲开名校自主招生大门?
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即将拉开大幕。从往年报考情况看,不少名校会为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开绿色通道,专利证书是获得考试资格的重要“敲门砖”。考生一旦获得考试资格且通过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会在录取时享受一定优惠,进入名校的机会大大增加。
扬子晚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不少高中家长收到“专利转让”的小广告,一些机构动歪脑筋,家长只要花点钱,现成的专利能转到孩子名下。更有甚者,拿别人的创新项目以考生的名义申请,号称“不会留下痕迹,高校也查不出来”。
3000元就能买张专利证
这种专利转让的交易真的存在吗?记者带着疑问,按广告单上提供的QQ号与一家机构取得联系,称自己是高三家长,想了解专利转让内容。对方很快便回了信息:“因为专利转让有一定的风险,要把具体的流程讲清楚。”
这位工作人员直言不讳道:“转让的专利属于自主招生灰色地带,把专利人的名字变更成孩子的姓名,就看学校查不查。如果学校是深入调查,是可以查 出这个专利项目是转让的,而不是您孩子自己发明的。”对方将风险一事讲完之后,并惋惜道:“您如果早点来就好了。”记者追问:“早点来是什么意思?”对方 解释道:“孩子上高二的时候就咨询,这样的话,我们还有时间申请一种专利,保证不会被查出来,完全是您孩子自己创新所得。”
这种“保证不会被查出来”的专利转让如何操作呢?对方回复说:我们用本公司的专利帮孩子写申请,然后递交国家知识产权局,这样就不会看出变更记录了,是万无一失的,“但就是时间比较长,证书到您手里大概需要一年”。
从与对方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家长购买专利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由专利公司转让给学生,大概需要三个月,欧盟专利申请公司,会有查出变更记录的风险;另一个是公司直接用自己的专利以学生的名义申请,大概需要一年,不会查出变更记录,十分“安全”。
这位工作人员建议记者采用第二种方式——直接申请。因为专利转让中间风险较大,学校只要登录国知局,把专利号一输就能查到变更记录。“如果是直接申请,学校不会查出变更记录,会认为是孩子创新所得,其他的就不能保证了。”
转让和申请的价格是多少?对方表示:两个价钱差不多,都是3000多元。
记者随后上网搜索“专利转让”,搜索量达到两百多万。各种专利转让机构铺天盖地。记者打开其中的一家网站,首页上入目就是几个大号字体:买专利,到诚信XX。并大篇幅介绍了买专利的三大用处:申请高新企业,提高企业资质,加分评职称等。
记者与其客服交流中了解到:有不少家长买专利,用于给孩子申请学校。专利明码标价:实用型专利3000元,发明专利高达2.5万。
专家说法
专利造假现象的确存在
南京经纬专利代理公司总经理楼高潮和江苏省发明协会副秘书长、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总经理汪旭东均表示:专利如果转让给学生是可以查出变更记录,而帮学生直接申请则真的查不到记录。不过一旦被查实专利造假,考生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
汪旭东表示,专利买卖的现象的确存在,有一些企业通过买专利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个人为了评职称,落户加分等目的,也会购买专利。有专家告诉记者,实用型专利申请过程相对简单,发明专利申请难度较大。
高校回应
一旦发现造假,考生会进“黑名单”
记者采访了解到,欧盟专利申请,省内多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都认可专利证书。苏州大学(分数线,欧盟专利申请费用,专业设置)、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江南大学等高校都认可专利证书。专利证书特别是发明专利在全国重点高校也很“吃得开”,如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华中科技大学等。
那么,各大高校对专利证书的审查环节是怎样的呢?
之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南京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一位负责人坦言:学校每年都会收到大概六七千份申请材料,往往没有精力去仔细盘查其中的专利证书。
不过高校表示,自主招生报名中,含金量高的五大竞赛类证书,学校会一一查证。创新类人才拿到考试资格的人数相对较少,且获得考试资格的学生会公示,一旦有人被举报证书造假,查实后考生会进入诚信“黑名单”。
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即便一些考生通过证书拿造假到了自主招生考试资格,他们在笔试、面试中也很难过关,“特别在面试这一环节,考官会有一连串考核,蒙混过关基本不可能。”
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也建议:高校可以在测试环节中考查学生与专利相关的问题。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南京)
作者:刘瑞 蔡蕴琦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