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首席知识产权官:只是重视专利保护还远远不够!
导读:
近年来,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通信企业屡次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之中,有的遭到重创,有的却大获全胜。近年来,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通信企业屡次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之中,有的遭到重创,有的却大获全胜。为什么同是民族企业,当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结局却截然不同?面对日益频繁的专利大战,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呢?
作者:郭川 来源:人民邮电报 编辑: Flag 原文标题:《专利大战︱中国企业如何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日前,中兴通讯副总裁、首席知识产权官申楠接受了《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来分享中兴在知识产权浪潮中的战略决策和基本理念,给国内企业一些启发。 避不开:国际化路上挥舞的“专利大棒” 近年来,加快了“走出去”步伐的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屡遭人为的“专利”障碍,一些专利公司和行业巨头挥舞着“专利大棒”试图抑制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崛起。对于那些有志于在国外市场有所作为的中国创新企业而言,他们必须勇敢面对并且逾越阻碍他们前行的“专利墙”。 知识产权的积累是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基础,尤其是在开拓欧美高端市场时,强大的知识产权实力就是入场的门票。随着知识经济及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产权逐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 “知识产权为企业‘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积累,企业很难在海外市场卖产品,更不用说做大做强了。”中兴通讯是我国实施国际化战略较早的中国企业之一,目前中兴通讯已经成长为全球、lingxian的通信企业之一,业务广泛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新兴国家企业走向世界的代表,中兴通讯的全球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兴通讯副总裁、首席知识产权官申楠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兴通讯在海外市场征战多年,打赢了许多知识产权诉讼大仗、硬仗,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有很深的体会。” “专利大棒”的杀伤力极大。申楠解释道,一是禁令、排除令风险大,一旦禁令发出,企业的研发、制造、宣传、渠道和营销等随时可能被“叫停”,声誉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二是赔偿额度极高,一旦一场诉讼失利,数千人一年创造的利润就将付之东流。“ 我们遇到过各种大大小小的挫折与阻碍,其中,在美国不断发起针对我们的‘337调查’为典型。”自2011年以来,中兴通讯连续6年应诉了7起“337调查”,也是获得美国“337调查”5连胜的中国企业。 美国“337调查”号称是世界上“严厉的贸易限制措施”,是美国发挥知识产权储备和制度竞争优势,实施强势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政策体现。“337调查”比反倾销、反补贴更具威慑力。一旦认定侵犯知识产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可以发布普遍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不仅涉诉产品会被排出美国市场,而且可能波及涉诉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其他产品。 翻查美国“337调查”案件的历史档案,全球的涉诉企业平均胜诉率仅为26%,中国企业在“337调查”中的胜诉率远低于此水平,是“337调查”的受害者。而中兴通讯应对“337调查”从首胜、再胜到三连胜,再到五连胜,不仅捍卫了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彰显了中国创新企业强大的知识产权实力,为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了榜样。
专利的12种用处
几十年来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已足足有几百万,也有一些民间科学家因为钟情于申请专利而倾家荡产。而对于专利申请人来说,有的仍然没有准确地意识到专利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自己为什么要申请专利以及申请到的专利能有什么作用这几个问题。其实,技术只有与金钱挂钩,才能起到改变世界的作用,而专利必须是一种能赚钱的东西。
1、转让赚钱
爱迪生为什么那么有钱,可不是因为他是个著名的发明家,而因为他是很多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任何其他人要制造或者使用他的专利技术就要交给他很大一笔专利费。由于专利权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可以,让与人与受让人要签订转让专利的合同,然后将合同交给专利代理人,代理人就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双方办好转让手续。签订转让专利的合同也需要专利代理人的参与,否则双方之间对于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难以切实把握。
2、许可赚钱
在不想一次性转让自己的专利权的情况下,专利权人可以许可其他人实施自己的专利,向被许可人收取一定的许可实施费。
3、奖励赚钱
目前中国还实行着大力推动专利申请数量的政策,绝大多数地方都把加大专利申请数量当作一项基本政策。促进申请数量的直接动力就是给钱了,凡是申请了专利的申请人,都给予每期从几百到几千块不等的奖励。有时候可能申请了一项专利不仅不花钱,甚至还有得赚!
4、专利资本化
经过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之类的评估手续后,花费几千块申请到的专利有可能谈成几千万元的注册资产,就好像投资市场原本一文不值的瞬间就让发行人获得数亿的流动资金一样。
5、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很多地方也制定了对于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奖励政策。将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评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或优势企业,如何申请美国专利,在很多方面都享受特殊政策或者照顾。
6、高新技术企业
新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能免继续享受15%的优惠税率,普通企业实施25%的统一税率!
7、市场竞争优势
在一个市场内占有主导地位的公司,其专利数量和质量基本也是这个行业内的领头羊。如果一个公司在该行业的关键技术上具有专利权,那么它在该行业内必然占据相对较高的市场地位。
8、了解技术和市场趋势
专利文献是个技术宝库,会使用它的企业可以节省大笑的研发费用,有资料统计如果技术开发之前进行充分的专利文献检索,无论是开发时间还是耗费资金都可以节省一半。
9、充门面很管用
企业规模不大,行业地位不高,市场知名度不响,怎么办?多申请几项专利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行业内的名词和市场上的地位。申请专利的费用和门槛都不高,尤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标准很低,获得专利权非常容易。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以塑自己的企业形象,查美国专利的网站,即使是充充门面也是非常有用的。
10、打击竞争对手
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规划申请专利,就使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从单一的专利申请上升到企业竞争策略的境界。经过精心策划之后的专利申请,可以直到打击对手的目的。
11、学位、职位的进步
长职称、评教授、硕士博士毕业都要求科研成果,不要总想着写论文了,写论文只能赚取名誉,但是申请专利不仅可以得名,还可以得利呢!
12、精神寄托
有一些人以专利为生活的精神支柱,我就是喜欢做人上人,喜欢被周围人崇拜,不行吗?
来源:三友知识产权
编辑:IPRdaily.cn LoCo
校对:IPRdaily.cn 纵横君
说到知识产权助推力,为何党媒齐刷刷瞄准中兴?
翻开中国近些年的科技发展史,满本都写着一个字“创新”。提及创新,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就是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
近期,美国专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十几家党媒也纷纷发文谈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而这些文章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一家企业——中兴通讯。
为何说到知识产权,这些媒体都热衷于中兴呢?
一、从专利申请量来看,中兴不愧是业内老司机
今年3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一份公报显示,中兴通讯2015年专利申请总数达2155件,位居全球企业专利申请第三位,更厉害的是中兴是中国连!续!6!年!获得专利申请数全球三甲的企业。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除了专利申请数量高,中兴更是在创新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近6年,中兴的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仅2016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0.59亿,研发投入占比已接近营收15%。怕说70亿数字太大大家没概念,美国专利号规则,换句话说,这些钱如果今年年初用在在燕郊囤房,差不多等于700套三室两厅,而现在已经涨到140亿!
二、“知识产权助推力”,这一名头可不是说说而已美国知识专利运营公司TPL、IDCC、Flashpoint等发起过以“严苛到平均胜诉率仅有20%”而闻名的“337调查”。这项调查可怕的地方在于,如果你是那80%,不仅涉诉产品不能在美国境内销售,甚至可能导致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同样遭到波及。等下,你们美国人也兴“连坐”吗?
所以啊,“苹果”们很容易走进来,但是国产品牌却不容易走出去。而令人振奋的是,中兴在6 年内应诉了7 起“337”调查,并获“337调查”5连胜的中国企业。顺便说一句,另外2次也只是原告撤诉或和解。感觉立于不败之地,厉害了!
除此之外,仅2016年,中兴在专利运用方面,还搞了很多大事情——打入全球创新企业70强、斩获中国工业领域zuigao奖、被英国知识产权局评价为物联网全球专利排名第三……
中兴通讯首席知识产权官申楠说,“我们把知识产权嵌入到市场、研发、采购、生产等整个业务过程中,让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到企业的每个环节。”
三、靠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取胜?秘诀其实是企业文化高中政治课本说过:“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兴作为知识产权和企业创新方面的老大哥,能取得如今成就其实是因为内部奉行的企业文化。
中兴鼓励员工在内部进行创业,并推动CGO(cool、green、open)。这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中兴每个月甚至有CGO大讲堂,请公司高管去讲怎么开放、怎么让生活更cool。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