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开始申报
记者从国知局获悉,《国知局办公室 教育 关于组织申报第三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的通知》(下称《通知》)已于近日印发,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第三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的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根据《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方案(试行)》,该批次拟评定30所至50所试点学校。按照《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区、市)将深入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在做好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的同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积极开展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
据介绍,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及《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的有关要求,2015年,国知局、教育 联合启动开展了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共评定出两批共60所试点学校。此外,全国目前的省级试点学校达到700所、省级示范学校超过140所。(知识产权报 记者 崔静思)
了解了商标与专利侵权的这些自判技巧,知识产权申请,还怕什么亚马逊侵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咱们的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开始被各种侵权投诉吓得胆战心惊。
卖台灯的担心台灯的外观侵权,卖衣服的担心自己的衣服花样外观侵权,连卖枕头的也担心其枕头外观侵权,如此等等。遇到这种问题我们需要冷静看待。一方面,我们为中国卖家对知识产权日益重视而感到欢喜,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卖家们会担忧至此呢?这背后到底是跨境电商平台的过度作为?还是卖家中有人利用平台对知识产权的投诉处理漏洞肆意妄为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情形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要有人投诉侵权,电商平台就会马上对被投诉一方进行制裁,或下架产品,或取消销售权,甚至是关店。可是,被投诉一方真的就侵权了吗?可能侵权了,也可能没有侵权,只是部分人利用或滥用平台的投诉机制,而很多卖家尤其是中小卖家无力去维权辩驳就会经常不了了之。
平台设置这样的投诉机制,使得这样的投诉不花钱都能达到排他的目的,所以笔者才觉得这是过度作为。但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我们都无法阻止和改变,选择就是做好自己,保护自己。
而对卖家而言,如果想消除这种担心,直接有效的方式当然是拥有自己的专利。而且,在公开销售之前就去申请专利,因为外观专利和发明专利会随公开时间的长短,其新颖性将逐步下降。在很多国家,外观公开6到12个月后就会因为缺乏新颖性而不能再申请外观专利了。
除了申请专利之外,卖家还可以通过注册商标来避免侵权。不同于外观专利及发明专利,商标则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价值与显著性日益变强,因为商标使用时间越久,品牌的消费群越大,辨识度也越高。
同时,做亚马逊,知识产权日,走品牌化道路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那如何才能品牌化?应该是建立品牌声誉,品牌不仅代表其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反映出产品风格。而第二步就是对产品款式样式的保护,以防止其他人模仿自己的款式,也就是申请各种发明专利或外观专利。
事实上,无论是准备申请商标或专利的企业,还是无品牌无专利的卖家,想要在国际市场上不受侵权的困扰,都需要首先学会检索与自己产品相关的专利或商标,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侵权的风险,从而更好的规避风险,保护自己。
之前有种说法,一个产品的外观只要有多少个点不同就属于不相似了,其实这是具有误导性质的,相似的判断要根据不同的产品来判断的,而不是单纯的去看多少个“点”不同,这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产品的相似判断。
判断的尺度应是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认知水平为准,不应当以该外观设计专利所属领域者的审美观察能力为准。当两款产品整体形状相同、视觉效果一样,只有局部微观不一致, 但若这个“不一致”,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是一个并不会留到的细节的话,则不作相似性对比。
相对于专利侵权,商标侵权则容易判定一些,只要别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商标或者申请高相似商标,都是侵权。但是,专利侵权,比如外观专利,不仅复杂而且较难断定,尤其是那些常见的产品,款式样式本来就很多,新款B是新款A的变种,新款B不满足申请外观,但这并不等同B会对A的外观造成侵权。对于和原有的款式样式不相似,但又不能获得外观专利保护的产品,建议的做法就是申请商标,通过品牌效应来塑造品牌风格。
四、面对目前的平台规则,一旦被投诉,咱们的卖家该如何应对呢?
1.查清楚对方的商标专利申请情况
2.与亚马逊沟通,自证清白
3.积极和投诉方沟通,直接了解真实情况
4.审视自己是否侵权
5.请知识产权律师代为沟通
6.如果确实没有侵权,而平台不做反应,直接上诉
来源:小创学专利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