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制定背景
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专利代理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十二五”期间,我国专利代理行业规模逐渐壮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行业自律不断加强、运行体系更趋健全,基本实现了《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中提出的各项目标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未来几年,我国将实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和保护效果,促进创业创新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专利代理是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权的重要环节,是形成高质量专利的关键,是提升运用效益和保护效果的基础。为推动专利代理行业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必要制定《专利代理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国知局经过2年多的深入调研和研究,制定了《规划》,并于2017年2月27日印发。
主要内容
《规划》全文共分5个方面,包括发展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任务措施、重大工程以及实施保障等。
结合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规划》的发展目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描述了“十三五”行业规模、人才素质、行业结构、发展模式、服务能力、国际化水平、行业环境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预期目标,同时辅以定量目标,对可以量化的指标提出明确要求,力图具备可评估性。
在任务措施部分中,《规划》从7个方面对任务措施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包括深化制度改革、升级服务水平、促进协调发展、提高国际化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行业协会能力。
另外,《规划》还以专栏的形式,从核心业务质量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提出了3项工程。
发展目标《规划》在发展目标部分对我国专利代理行业在“十三五”末的发展状态进行了整体描述,即形成规模适宜、结构合理、能力的人才队伍,行业资源分布合理,服务领域和服务水平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发明专利请求书,市场运行体系较为完备,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成为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满足创新主体需求的成熟的专业服务业的形态。
在发展目标部分中,《规划》还从行业规模和人才素质、行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以及行业环境和社会影响力等4个维度,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式,发明专利,为行业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一带一路”将促成各国更深入合作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他指出,在全球经济前景仍不明朗、逆全球化潮流涌动的今天,“一带一路”倡议将促成各相关国家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他表示,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申请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表明中国经济将创新作为增长的动力,中国正在成为国际专利的领军者。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在全球经济前景仍不明朗、逆全球化潮流涌动的今天,“一带一路”倡议将促成各相关国家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高锐表示,世界正变得极端复杂,发明专利查询,各国合作的机制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层次,“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恰恰在于促成各国更深入的合作。
高锐指出,发展中国家缺少发展贸易所需的公路、铁路、港口和电信设施,“一带一路”倡导的新型关系更加关注能力建设以推动贸易联系。他说:“这种十分实际的合作方式尤其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给予它们推动贸易的能力。”
作为联合国系统内负责产权注册保护和推动创新的专业机构的总干事,高锐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意味着良机,“倡议会强化在我们现有的国际协议和系统下的合作,我们准备好提供任何所需的帮助并与中国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其他国家可获取中国的大量经验和专业知识”。
高锐表示,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在过去数年成绩斐然,这也见证了中国经济转向以高附加值、创新与知识为基础的努力。2004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1707件,而2016年则以逾4.3万件国际专利申请位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高锐预计中国国际专利申请很可能在今年升至全球第二位。
“知识产权申请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表明中国经济将创新作为增长的动力,中国正在成为国际专利的领军者。”高锐说。(张淼 施建国|新华社)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