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扫地机器人身陷专利战 须重视核心技术
国内扫地机器人深陷专利战 须重视核心技术近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北京召开美国扫地机器人337调查预警工作会,来自深圳和苏州的3家涉案企业均参会,并表示积极应诉。
2017年4月18日,美国扫地机器人厂商iRobot向11家竞争对手发起诉讼,指控它们侵犯了该公司的六项技术专利,被指控对象包括3家中国企业及8家外国企业,包括深圳市智意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莱宝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Bissell、Hoover、皇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bObsweep、Black& Decker等。
在这次涉案的三家中国企业中,深圳智意在美国市场有做自己的扫地机器人品牌;苏州莱宝、深圳银星是代工企业,上述涉案的几家外国企业中,有几家企业的扫地机器人由这两家中国企业代工。
扫地机器人市场近年发展迅速。2010年左右,国内的扫地机器人品牌纷纷涌现,并逐步实现产业化。目前,国内市场已拥有几十家扫地机器人品牌,如科沃斯、iRobot、福玛特、地贝、Xrobot、海尔、美的、Prosenic、飞利浦和三星等。
根据GFK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规模在50亿元左右,这一数字在2017年将达到75亿元,2018年将增长至120亿元。扫地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而目前,美国市场跟中国市场是扫地机器人的主要市场,但就算是发达的美国市场,美国家庭智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且为16%,国内沿海地区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则为4%-5%,内陆地区的渗透率则低至0.5%。
就目前国内市场格局来讲,近年来市场占有率近70%的科沃斯牢牢占据行业榜首,而iRobot、Neato、福玛特等专业品牌则填充着剩下的30%份额,欧洲发明专利怎么申请,而由其他行业转投而来的飞利浦、海尔等品牌的市占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扫地机器人的销量超过77%来自于电商渠道。
有关专家表示,专利战开启了今年扫地机器人的赛场。国内扫地机器人要想赢得市场竞争,不再被“专利战”所困扰,必须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突破,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进程,用的品质与优异的服务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获得“战场”的胜利。
来源:北京商报
美国联邦知识产权事务所深圳代表处成立于2010年8月2日。是经深圳市市场监督局(知识产权局)审批的美国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驻深办事处。专门从事企业和发明人申请美国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代理业务的联络工作。
主要从事:美国专利申请、UBP国际清真认证、FDA认证
美国强大的重要wuqi之一:专利
“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 ——这句话是美国伟大4名总统之一的林肯说的,至今仍刻在美国商务部的大门口上。而美国的商务部,原来就是1802年成立的美国专利局办公地。美国专利年申请数维持在30~50万件之间,中国2006年申请件数就超过了美国。2014年我国专利申请受理更夸张性到了236.1万件,2015年全年又达到279.9万件,德国发明专利如何申请,远远超过了美国。但是,中国专利的含金量大大不如人家,多无实用价值。像微软新近发布的Surface一体机、平民 VR头显、Paint3D绘画应用等,都是高附加价值专利型产品。马斯克的火箭回收技术、超级火车技术、多色屋顶太阳能瓦板等专利产品,也在现在或未来可以预期产生巨额收益。当然,马斯克的特拉斯电动汽车开放了充电等专利(其他厂商可免费使用),但那是为大幅扩大特拉斯电动汽车市场放出的鱼饵,某些关键技术专利,他仍然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专利一事,中国如今终于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远远未足够。记得当年中美WTO谈判时,为专利一事,专利,两国分歧巨大。美国的立场,专利就应当受到严格的保护。中国无法接受,美国发明专利如何申请,一算账,一台彩色电视机出口到美国,中国要向美企缴纳二三十美元以上的专利费。可我国一台彩电一度时间,由于市场恶性竞争,利润才1.5元人民币。按美国专利制度,中国这类企业岂不赔死了?美国人说,你们的产品本来就不该是那么低的价格。可中国的产品若价格不大幅降下来,哪又能卖得出去啊?要命的是美国原来没有提专利费的问题,WTO谈判以来,却将把专利一事当成两国贸易的头等大事来提出要求。一些中国人深感委屈,认为是美国的阴谋。围绕专利的所谓爱国主义情怀也被激发,变成山寨有理论。当然,中美双方为此事做了一些妥协,用宽限的时间与象征性专利费作为替代方案,延续到至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逐步提高了对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缴纳专利要求,不支付专利就不让进入美国,这也直接影响到部分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