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专利的误区
误区9:先发表论文或成果鉴定再申请专利。
有些发明人取得研究成果后急于发表文章或成果鉴定,而没有想到先申请专利保护。
因为发表文章或成果鉴定不可避免地要公开技术内容,使专利申请失去新颖性而得不到保护。
误区10:挂名现象普遍。
在专利检索的时候,笔者发现国外的企业申请专利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别的国家,一个发明专利多少钱,发明人或设计人很少有超过五人的,再回头看看我国企业申请的专利,发明专利申请流程,发明人或设计人少则七八人,多则十几人甚至更多。
虽然我国的《专利法》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多少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而我国企业申请专利的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很多人都属于负责组织工作、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对发明创造没有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有的专利甚至把企业的主要领导放在发明人的前几位,这也许就是“中国特色”吧!
来源:菏泽大智商标专利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发明人必读
问:发明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必须包括附图吗?
答:为了便于公众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发明创造的内容,在发明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发明专利请求书,可以辅以附图;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必须辅以附图。
问:权利要求书的作用是什么?
答:权利要求书是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依据,也是判定他人是否侵权的依据。简单地说,发明专利,其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界定发明的保护范围,即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其二是侵权判定的主要依据。
问: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的类型有哪些?
答:权利要求书中可以包括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权利要求的类型按保护对象区分,可以分为产品权利要求和方法权利要求;按撰写方式区分,可以分为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
问:摘要的作用是什么?
答:摘要是说明书记载内容的概述,不具有法律效力。
问:摘要的构成有哪些?
答:摘要包括文字部分和附图。文字部分应当包括专利申请的名称、所属技术领域,并清楚地反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以及主要用途等,其中以权利要求书中独立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主。
在说明书有附图的情况下,摘要还要包括附图,摘要附图来自说明书附图中能反映该申请的主要技术特征的一副附图。
问:说明书的撰写要点有哪些?
答:充分公开是说明书撰写应当满足的首要要求。另外,说明书还应当满足对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支持的要求,并且在专利申请被后,说明书还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供稿)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赵世猛 编辑:吕可珂 石焱)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